迈克-华莱士的简单介绍
华莱士的背景是什么
如果问的是《勇敢的心》里的华莱士,请看如下:
威廉·华莱士
1272生于艾尔德斯莱,父亲是苏格兰贵族詹姆斯·斯特沃特的佃农,叔父是教区的神父。他的叔叔教给他很多知识,包括拉丁文,法语等。
当时的苏格兰王约翰·巴里奥尔横征暴敛,很失民心,全国各地都有暴动事件发生。巴里奥尔眼看大势已去,于是向英王爱德华一世求助, 将君权双手奉送。爱德华一世接管苏格兰后,以残暴高压的手段控治局势,制造了数起大屠杀,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。贵族、农民都拿起武器,与英国人作战。
在这种局势下,华莱士长大成人,并在拉纳克附近领导了一支队伍发动起义。1297年,他与美伦·布莱德福特结婚。同年五月,在英军的一次报复行动中,美伦被当地执政官威廉姆·哈泽里克杀害。不久,华莱士设计攻占拉纳克,俘虏了哈泽里克并亲手将其处决。华莱士屡战屡胜,威名日盛,引来众多同志加入义军,其中有一位安德鲁·穆里英勇善战, 足智多谋,成为他的左膀右臂。另外,贵族们也纷纷对其表示支持,包括罗勃特·布鲁斯,詹姆斯·斯特沃特,詹姆斯·道格拉斯等。
这时,华莱士和他的起义军已逐渐引起爱德华一世的注意,遂派遣了一支大军前来剿灭。七月,部分贵族投降英国人,华莱士和穆里则加紧训练和整编队伍,准备迎战。九月,双方在斯忒林相遇,英军在渡过一座大桥时中伏,被人数少他们数倍但英勇无比的苏格兰起义军围攻并全歼。但穆里在此战役中伤重不治而死,从此华莱士只得独自担任起领导义军的重任。十月,华莱士乘胜攻克了英国北部重镇德汉姆,但由于兵力和补给不足,无力防守,因此十一月退回苏格兰。 1298年五月,华莱士在斯科克森林被受勋为骑士,并被任命为苏格兰护国大将军,领导整个苏格兰争取自由的大业。遭到失败的爱德华一世暴怒,动用全国兵力,亲率大军前来讨伐。
威廉·华莱士定下两个策略:
1.坚壁清野--将英军可能路过之处的居民,牲畜、粮食全部转移,不给英国人留下任何可以补给之物。
2.训练士兵使用“枪阵”,即以若干长枪兵为一组,背靠背站立,枪尖朝外,形成一个攻击和防御力都倍增的作战单位。
1298年七月,英军与义军在法尔科克展开激战,由于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,奋勇作战的义军全军覆没,华莱士只身单骑逃出战场。从这之后到被俘前的数年时间,华莱士的行踪在史料上很少被提及,据说他在英格兰建立了游击队,专门袭击骚扰英军部队,尤其是派往苏格兰的补给部队;另外,他还到过挪威、 法国甚至罗马教皇处寻求国际上的支援。华莱士的行动更深地激怒了英王爱德华一世,他颁下严令,许以重赏,定要捉拿威廉姆·华莱士归案,死活不限。然而,在众多爱国的苏格兰人民的帮助和保护下,华莱士数次化险为夷,英王始终未能得逞。
1304年八月,由于苏格兰人,华莱士信任的伙伴,叛徒约翰·曼提斯的出卖,华莱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,随即押往伦敦。作为奖赏,曼提斯被任命为德姆巴敦的行政长官。而在伦敦,经过一场形式上的审判后,华莱士被指控叛国及谋杀拉纳克执政官哈泽里克,判处死刑,而且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。
在押赴刑场的路上,华莱士遭到围观人群的辱骂嘲笑,人们还纷纷向他投掷腐烂的蔬菜,面包等,因为他们被告之这个犯人是个罪大恶极的匪徒,叛国者,而且杀害了许多无辜的英国人。在遭受了绳勒、刀割、火烧等酷刑后,威廉姆·华莱士被斩首,身子被肢解为四块,分别送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四方, 头颅则被悬挂在伦敦桥上,以警告人民休要反抗。
然而英王爱德华一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,苏格兰人民在威廉·华莱士无畏精神的激励下,浴血奋战,誓把英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土。最终,他们赢得了自由。似乎没有资料记载华莱士在临死前高呼“自由”,但有一首华莱士最喜欢的诗却流传至今。
什么是华莱士
华莱士(Wallace)可以指:
美国人名:
迈克·华莱士(Mike Wallace),美国记者。
德威特·华莱士(DeWitt Wallace),《读者文摘》杂志创刊人。
华莱士·卡罗瑟斯(Wallace Hume Carothers),美国化学家。
杰拉德·华莱士(Gerald Wallace),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,效力于波士顿塞尔提克。
本·华莱士(Ben Wallace),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,效力于底特律活塞。
拉希德·华莱士(Rasheed Wallace),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,效力于波士顿凯尔特人。
亨利·阿加德·华莱士(Henry Agard Wallace),美国政治家,曾任美国副总统。
弗莱德·华莱士·海斯(Fred Wallace Haise),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。
苏格兰人名:
威廉·华莱士(William Wallace),苏格兰军事人物。
英国人名:
亚尔佛德·罗素·华莱士(Alfred Russel Wallace),19世纪的英国博物学家,与达尔文共同提出天择理论。
中国快餐连锁公司:
华莱士 (连锁) (CNHLS)
迈克·华莱士的人物评价
名人评价
在美国,华莱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。这个名字代表了硬新闻、调查新闻,代表了不回避、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。
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,他一直是电视行业的中坚力量,他的杰出贡献无法衡量。他的离世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巨大损失。(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莱斯利·穆恩维评)
迈克·华莱士一度是中国新闻人遥远意义上的角色榜样。(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洪兵 )
媒体评价
作为名牌新闻栏目的当家主持人,华莱士有极好的新闻视野和嗅觉。除去新闻嗅觉之外,华莱士的采访还准备得极为充分。与美国总统和各国元首或焦点人物硬碰硬,并不是华莱士记者生涯的全部。华莱士对各种社会问题都非常关心,而且倡导新闻工作者关注实际的社会问题。华莱士擅长追踪式新闻报道,揭露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能够非常深刻。华莱士以成为“公众利益的喉舌”为期许,但并不一味迎合公众口味。《60分钟》这份严肃的新闻节目甚至背离风尚而动,有段时间华莱士采访了不少黑道大哥,由于这些人的故事性很强,非常受观众欢迎,可是华莱士却不领市场的情,认为过于戏剧性的人物可能会将访谈娱乐化,消解严肃性,于是减少了此类采访。(腾讯网评 )
对于一切隐藏肮脏秘密的人来说,有4个英语单词能让他们吓破胆——‘迈克·华莱士在此’(Mike Wallaceishere)。华莱士的采访风格将温和、友好的口吻以及审讯式的词锋完美地结合到一起,他擅长在闲聊时突然转变话题,使受访者措手不及,慌乱之中吐露出富有卖点的消息。(《华盛顿邮报》评 )
急急急 华莱士的全称是什么呀
迈克·华莱士(Mike Wallace,1918年5月9日-2012年4月7日 )美国CBS访谈节目《60分钟》主持人,曾采访过多位政治人物,于2006年退休,是美国电视界的“教父”级人物。2012年4月7日,迈克·华莱士在美国一间疗养院去世,享年93岁。